在AIGC时代人们需要学习什么?不寻常的世界观
人工智能时代来临,人们需要学习什么?
对于个体的学习需求而言,我们曾将孩子们比作需要被填充的容器。我们相信,只要我们将正确的科目和活动灌输给他们,将正确的知识装入他们的大脑中,他们就能够迈出成功的步伐,攀登到生活的巅峰——进入优质学校、赚取丰厚薪酬、从事舒适的职业。
然而,罗伯塔·米奇尼克·戈林科夫(Roberta Michnick Golinkoff)和凯西·赫什·帕塞克(Kathy Hirsh Pasek)在畅销书《成就辉煌:学习的科学告诉我们如何培养成功的孩子》中指出,无论学生将来选择何种道路,都需要掌握以下6C基本技能:合作能力、沟通能力、知识储备、批判性思维、创新能力和自信心。雇主渴望招聘出色的沟通者、批判性思考者和创新者,也就是说,他们追求的是杰出的人才。然而,当学生们从过于强调知识储备的教育系统中毕业时,雇主常常感到失望。
这些6C技能是帮助所有儿童更好地成长的关键技能,也能帮助他们成为为社区作出贡献的成员和良好的公民,从而为个人生活增添更丰富的体验。
尽管我们期望孩子们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,但一个人的价值并不仅仅取决于他们的成绩。那些过于注重知识储备的人,在学校中可能表现出色,但在职场中却难以取得显著进展。当公司需要填补管理职位时,是否会有人考虑他们(也许他们缺乏合作能力)?当团队需要创新时,他们是否能够寻找新的方向(也许是由于缺乏创造力)?
通过关注这6C技能的培养,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们的优势和劣势。这意味着我们不再过分强调标准化测试,因为这使得学校教育过度侧重狭窄的知识储备,忽视其他基本技能的发展。我们也不再强调培养特定职业的技能,如编码、焊接或会计,因为这些技能并非构建一个成功职业生涯所必需的最重要因素。这些职业技能的半衰期越来越短。这并不是说掌握编码、焊接或会计无关紧要,而是指这些技能是职业准备的附加技能,而非关键基础技能。在人工智能时代,学生仍然需要打下基础,以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。孩子们可以利用这个基础,回答更多问题,解决更多难题。只有当父母和教育者关注这六种关键技能的培养时,他们才能成为孩子变革的推动者(change agent)。

重新强调通识教育
大卫·布鲁克斯(David Brooks)在他的专栏文章《在人工智能时代,主修“为人”》中提出了一份超越人工智能技能的清单,包括:独特的个人声音、演示技巧、孩童般的创造才能、不寻常的世界观、同理心以及情境意识。
如果你是一位准备在人工智能世界中生活的大学生,你需要问自己:哪些课程能够培养出机器无法复制的技能,使我更具有人类的特质?你可能会希望避免那些教授非个人化、线性化和泛化思维方式的课程,因为人工智能将会粉碎这样的思考方式。相反地,你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科学或人文方面的课程,因为这些课程将帮助你培养以下明显的人类技能:
独特的个人声音(A distinct personal voice)
在政府报告、公司通讯或学术期刊中,人工智能经常创作出缺乏人情味的官僚文章。如果你想培养出与乔治·奥威尔、琼·狄迪恩、汤姆·沃尔夫和詹姆斯·鲍德温一样独特的声音,你需要参加那些能够提供独特观点的课程,从中学习如何打造自己的声音。
演示技巧(Presentation skills)
在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环境中,我们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这对于外向的人可能更有利。能够创作和发表出色的演讲能力,与观众建立联系,以及组织有趣而富有成效的聚会,似乎是人工智能无法复制的一套技能。
孩童般的创造才能(A childlike talent for creativity)
当你与像GPT这样的系统互动一段时间后,你会注意到它可能会从提供平淡无奇的答案转向完全无意义的废话。而儿童天生就是创造者。儿童不仅仅是模仿或被动地吸收信息;他们通过探索创造新的想法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来解释世界。因此,在学习过程中,你需要参加那些能够释放你的创造力、让你有机会锻炼和培养想象力的课程,无论它们是关于编码还是绘画。
不寻常的世界观(Unusual worldviews)
人工智能只是一台文本预测机器,擅长预测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。所以,要真正具备无法预测和突破常规的能力,你需要储备来自遥远时代、不寻常的人物和陌生地域的世界观。在这个传统思维受到高速发展的时代,具有逆向思维和独特世界观的人将具有重要价值。
同理心(Empathy)
对于理解人群的行为模式,机器思维可能表现出色,但对于理解你面前独特的个体,它并不擅长。如果你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,人文学科课程将非常有帮助。通过学习文学、戏剧、传记和历史,你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。
情境意识(Situational Awareness)
拥有这种技能的人对于所处情境的独特形势有直观的意识,他们知道何时应该遵守规则,何时应该打破规则。他们能够感知事件的走向,拥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。这种敏感性可能不是有意识的,但他们知道应该以何种速度行动,做出何种决策。这种敏感性源自经验、历史知识、面对不确定性时的谦逊,以及过着反思和有趣的生活。这是一种融入身体和大脑的知识。
最终,我们需要重新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。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夫·戴明(Dave Deming)指出:
通识教育培养了宝贵的“软技能”,例如问题解决能力、批判性思维和适应能力。这些技能难以量化,也不能直接通向高薪就业的明确路径。然而,在各行各业中,它们具有长期价值……即使从狭隘的职业角度来看,通识教育也具有巨大的价值,因为它构建了基本能力,使学生在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中受益。
这也是我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期望——它迫使我们更清楚地区分作为有用信息的知识和让人们更具智慧、能够产生变革的人文知识。
教育的转变方向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或学习新的人工智能工具,并了解这些工具对社会和伦理的所有影响。这将使学生准备好面对外部世界中的问题,提出基本的伦理和社会质疑,并设想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推动更公正和平等的世界的实现。
更多高质量干货文章,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:AI爱煤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