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8的AI争夺战

中国电商界的年度盛事——618电商节,每年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场狂欢。自京东在2004年首次创办“618”购物节以来,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加入进来,使得这一盛典日益壮大。

根据星图数据发布的2023年“618”全网销售战报,今年的618期间综合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的累计销售额高达7987亿元,刷新了纪录。

在今年的618活动中,人们对于一个词最有感受——“卷”。除了低价购物、主播推销、各种优惠,电商平台、消费品牌和技术公司还纷纷利用人工智能(AI)技术。AIGCChatGPT大型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应用在产品生产、促销和销售等环节得到广泛应用。

“直播间的主播是AI,只需200元就能定制一个专属的数字人,省下了不少钱。” “客服根本不需要真人,AI客服可以解决70%的问题。” “AI导购效果更好,全面获取客户的数字信息,精准推送需要的产品。” “AI设计的产品已经上架了”……

在618电商节来临之际,淘宝京东快手百度等平台纷纷布局AI客服AI导购;伊利、王老吉、钟薛高、周黑鸭等品牌推出了AI包装AI广告AI配方

618电商节已经结束,从目前市场的反馈来看,AI的参与程度可见一斑,但其带来的效果似乎并不显著。没有哪个品牌依靠AI实现突破,618的销售额也并未因AI而逆转颓势。

电商平台的 AI 话语权“争夺战”

在即将到来的大促期前夕,各大电商平台除了发布了针对商家和用户的618期间优惠活动,也纷纷展开关于人工智能(AI)的故事。

首先发出AI先声的是京东。5月22日,京东云(京东旗下技术品牌)启动了名为“免费数字人直播间召集”的计划,旨在为部分京东店铺打造个性化的“AI主播”和“数字分身”。同时,京东云推出了ChatJD,参考了ChatGPT的技术,以智能对话客服为布局。

接着是淘宝。5月23日,淘宝天猫推出了“AI生态伙伴计划”,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店铺开店装修、商品图像创意、营销策划推广和内容组织创作等方面,为商家提供智能生成式的服务,在内容、数据和客服领域实现了智能化。

快手也宣布利用AI技术为商家提供搜索摘要功能,并通过AI赋能商品文案、图片、广告脚本、视频特效等内容的创作。

令人瞩目的是,今年百度也带着AI进入了618战场。在“百度618AI购物狂欢节”启动招商会上,百度宣布推出全新的电商品牌百度优选,将引入虚拟导购、AI选购榜、虚拟直播间、AIGC种草等AI新玩法。

目前来看,与其他电商平台相比,百度优选更多地将AI应用于产品推送、价格对比和导购客服。当用户在搜索商品内容时,智能导购会即时推荐相关产品,包括淘宝、拼多多、京东等不同平台的商品。

从各家的行动来看,当前电商平台对AI的应用主要针对商家和用户两个方面。根据电商运营行业人员的介绍,具体可分为四个方面:推荐引擎(利用AI算法提供个性化推荐)、搜索优化(利用AI提高搜索引擎的准确性)、订单处理(利用AI自动处理大量订单)和数据分析(利用AI预测市场趋势)。

这表明,在与消费者关系更密切的领域中,相对于其他领域,电商领域对于AI的应用场景更加简明直接。利用大量已有的数据,AI能够快速进行完整的训练,更迅速地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。

各大品牌之间的 AI 之战

除了电商平台在618期间提前推出AI功能外,许多品牌也纷纷加入了AI大战的行列,推出AI产品并采用AI包装AI广告AI形象等策略。

快消品牌是最早尝试AI的行业之一。在ChatGPT走红之际,钟薛高推出了由AI主导设计的新产品系列"Sa'Saa"。据官方介绍,从产品名称、口味到包装设计,都由ChatGPT和文心一言等多款AI生成软件主导完成。

另外,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将AI作为设计工具,尤其在包装设计上下功夫。

首先是利用AI设计产品包装。伊利推出了以中国山水为主题的6款AI设计包装,官方表示,这些包装从概念到视觉设计都由AI参与甚至主导;勇闯天涯superX也发布了四款限定罐装啤酒新包装设计,其中两款由AI设计,两款由人类设计师设计,两者在视觉上几乎没有差异。此外,可口可乐、王老吉、安慕希、雀巢等品牌也纷纷推出了AI包装。

AI设计包装是目前品牌们最广泛应用AI的领域之一。借助ChatGPTMidjourneyPackage Design AI等AI文字和图像生成软件进行产品设计,以满足更年轻化和时尚化的视觉需求和消费者需求。最重要的是,智能生成图像具有快速、高度融合和创新性强的优势,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备选方案。因此,AI辅助产品设计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!

其次,品牌们也利用AI设计广告。在618大促期间,百度旗下的AI绘画工具文心一格与京东合作推出了电商行业首个AI线下广告,还与周黑鸭、王老吉、徐福记等品牌合作发布了图文“高考祝福”广告。五芳斋则将AI与传统文化相结合,推出了视频广告。

此外,AI 还可以参与产品上线前的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,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包装设计和起名字,以及产品上线后的宣传活动等整个流程。他表示:“当遇到困惑时问问AI,如果没有头绪就问问AI,甚至在撰写广告文案时缺乏灵感也可以问问AI。”他补充道:“与设计师提供的方案相比,AI广告不仅可以节省30%的成本,还可以节省70%的时间,非常适合时间紧迫、任务繁重的购物节点。”

618 的 AI 之争,效果行不行?

与科技公司们在AI领域的竞争不同,不管是电商平台还是品牌,在618大促中都纷纷采用AI技术,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和引起关注,更重要的是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。那么,AI的实际效果如何呢?

以今年引发热议的"AI主播"为例。许多带货直播间开始使用"数字人"来进行带货,用户可以定制一个仅需200元的"数字人分身"。由于AI主播可以24小时不间断直播,而且不会出现主播因为疲劳而无法继续的问题,这被认为是一种高性价比的带货形式。一家数字人制作公司提供的报价显示,目前市场上定制一个AI主播的费用在一年使用期内最高可达万元左右。从这个角度看,与真人主播相比,AI主播的确能节省成本。

然而,从目前市场的接受程度和AI主播本身的局限性来看,节省成本并不一定意味着"好用"

尽管AI主播在直播带货领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,但实际落地的案例仍然相对较少。而且,大部分AI主播存在表情单一、语言机械、动作僵硬、互动性差等问题,观众数量有限,对总交易额的带动效果也受到限制。

因此,从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,AI为电商平台和品牌带来的效益并不明显。

"从短期来看,AI在资本市场上受到高度关注,对电商、品牌和商家带来了协同效应是显而易见的,尤其是头部平台,基于早期的AI生成内容和数据池,能够带来新一轮的流量。"

然而,从长远来看,电商平台对AI的应用仍然停留在简单的对话和算法推荐阶段,与之前已有的技术相比,并没有取得明显的差距。

此外,消费者对于618期间的AI产品知晓度较低,这也与AI的局限性产品无法落地有关。存在的问题包括:AI对细节词汇理解不足;需要设计师长时间反复训练;AI设计的多为平面图,缺乏3D效果;文字变形扭曲等

目前的AI辅助软件仍未达到完善的水平,AI设计的包装、广告和文案有些甚至不符合广告法和设计规范,存在一定的风险。

毫无疑问,火热的AI为今年的618注入了新的活力,各方纷纷加入其中反映了AI进入大众日常生活的趋势。然而,在AI的浪潮中,不仅仅是谁能率先采用AI技术的问题,更重要的是谁能在接下来的每一步走得更好。

618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AI"包装",下一个618,AI是否能够带来更深层次的革新,还是止步于此,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。

更多高质量干货文章,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:AI爱煤客